找到相关内容10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九华佛茶的历史和渊源

    凭此诗我们还不能确定,金地藏招待道侣的茶是九华山土产茶,还是山外茶。  唐代封演的 《封氏闻见记》卷六 “饮茶”记载:“自邹、齐、沧、棣,渐至京邑城市,多开店铺,煎茶卖之,不问道俗,投钱取饮。其茶自...

    丁以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2041813.html
  • 新世纪佛教教育的思考

    叶公好龙、五大郎开店或任人唯亲的心态。我们不仅要善于培养人才,还应善于发现人才,善于运用人才,要切实改变那种一方面是人才奇缺,另一方面是大量人才流失或被埋没的现象。   注 释:   1、见《在全国汉语系...

    陈星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5544094.html
  • 唐代“风俗贵茶”之成因

    见记》中记有:自邹、齐、沧、棣、渐至京邑、城市、多开店辅,煎茶卖之,不问道俗,投钱取饮……其茶自江淮而来,舟车相继,所在山积,色额甚多。贩茶获利可观,令“商人重利轻别离,前月浮梁买茶去”(白居易《琵琶行...

    姜含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5750989.html
  • 唐朝禅宗对茶文化的杰出贡献

    效,遂成风俗,自邹、齐、沦、棣渐至京邑,城市多开店铺,煮茶卖之,不问道俗,投钱取饮。”这不仅说明了坐禅和饮茶的密切关系,也说明禅宗对茶传播的作用。致使“田闾之间,嗜好尤切”,饮茶习俗,风靡全国。 ...

    吕维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5950994.html
  • 庙宇的空间组织——以山西五台山的庙宇为例

    庙宇的空间组织——以山西五台山的庙宇为例  王镇华  德简书院主持人  佛学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壹、建庙的态度  建庙真的不是开店,入庙要诚意感人而非俗气逼人,台湾能盖出宗教虔诚的庙不多,三峡祖师庙,好坏暂不论,虔诚之心感觉到了,虔诚最起码要做到不计功、不计时。  宗教本非功利,且为超越时空之追求,发愿盖庙之始,即应本此“不计功、不计时”的原则,真正以心血创造出一片感人的净土;否则...

    王镇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90757221.html
  • 台湾参访随想记——中国佛学院理净随行台湾“供僧法会”参访团有感

    之清净,真是一方净土。虽然台湾地方小、人口密集,但寺庙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,都是修行和学佛之人来往,而没有其它的居民居住、开店铺、旅游等经济用途之事项。在台湾寺庙就是修行办佛事的地方,不应当作为经济...

    理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4068252.html
  • 中国“茶道”的生命力

    河北沧州、天津一带)、棣(今山东惠民一带)、渐至京邑(今陕西西安一带),城市多开店铺,煎茶卖之。不问道俗,投钱取饮。”充分说明饮茶之风已深深植根于民间。  已是“比屋之饮”的茶,自然成为爱好自然的文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45371606.html
  • 茶文化在中国:茶馆的形成与演变

    的茶肆的产生。《封氏闻见记》中有明确的关于茶肆的记载:“开元中城市多开店铺,煎茶卖之,不问道俗,投钱取饮。”这些店铺已有一定规模,但尚未有茶馆之名。   饮茶之风触及各色人等,加之茶叶产量巨大,贸易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51071625.html
  • 时代催生少林多元庙宇经济 商业化能走多远?

    1982年上映的电影《少林寺》提高了少林寺的知名度,博大精深的少林功夫折服了世人的话,那么,在最近几年里,少林寺办企业、网上开店、接管昆明4所古刹等诸多不可思议的商业行为,更是令人惊叹不已!究竟是什么原因让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新闻|资讯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2481280329.html
  • 诸佛菩萨圣诞仪轨

    作梦,此时若能午夜梦回,如悉达多太子,午夜猛醒,踰城出家修行便好。否则清晨起来又是上班、议会、开店、耕田、作工、运货,身心劳碌,奔波在生死苦海中,从朝至暮、从月竟年、从生到死,乃至生生世世都是如此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41081740.html